不斷擴大和延長的霧霾天氣,讓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深入人心,對清潔能源的重視也越發切中身心。經過兩年多陷入低谷后的痛心調整,關停落后過剩產能,破解上網并網等困局,使風電行業迎來了發展的第二春。
日前,平安證券發布研報稱,繼續看好2014年風電行業。這得益于風電場盈利轉好、風電上網電價有可能調整的預期,還有經過兩年多的行業整合之后,上游整機及零配件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重塑,企業的盈利能力將見底回升。
風電作為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發展都不得不依賴政府補貼及政策扶植。此次風電行業整體回暖,也在于困擾行業多年的并網政策、棄風等問題得到緩解。
不久前,國家能源局發布《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了2014年有序發展風電、實現新增裝機1800萬千瓦的目標,并給予雙重政策支持,這被看作是風電行業持續回暖的政策保障,在經歷了2011~2012年的低潮后,風電有望迎來平穩增長期。
從風電企業層面觀察,業績改善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就已顯現。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企業龍源電力在2013年前三季度的發電效益亦實現逆轉。進入到2014年后,并網情況好轉,預計上市風電企業業績將進一步提升。
風電企業業績提升
首先,2013年,財政部從可再生能源基金中先墊支風電價差補貼,縮短了開發商從銷售風電到獲得補貼的時間,讓重金投入的風電場縮短了前期純投入的時間,減少了企業經營風險。其次,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電成本優勢開始顯現,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上升也讓風電的成本優勢更加顯現。有業內人士表示,價格由市場發現讓多年發展的風電擺脫了“花瓶”命運。
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力主扶持新能源發展的《可再生能源和環保電價政策》,對風電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原來的0.8分/千瓦時提高到1.5分/千瓦時。近乎多出一半的補貼量亦為風電裝機容量的上升提供了一定空間。再次,棄風問題的緩和也是風電企業業績好轉的重要原因。棄風問題一直是困擾風電行業發展的一大魔咒。由于前些年的急速發展,能源消納和并網標準等配套建設卻未跟上,大量風場建好后由于沒有輸送、消納運力,無法維持高成本的運營,從而導致棄風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棄風量為123億度,2012年這一數據達到了約200億度。但這一情況在2013年取得了明顯的好轉,這也使得作為風電下游需求端的拉動作用開始顯現。
據2014年2月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風電行業數據,2013年,全國棄風電量162.31億千瓦時,風電利用小時數達到2074小時,同比提高184小時;平均棄風率11%,比2012年降低6個百分點。
中國風能協會副理事長施鵬飛說,2013年,棄風限電的緩解主要是政府重視協調風電、電網和火電企業等利益相關方,加快了電網外送通道建設,要求火電深度調峰并鼓勵風電進行供暖試點等政策的結果。隨著風電效率的提高,相關企業業績的扭轉,風電裝機方面在2013年也取得了加速發展。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2013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量達到1610萬千瓦,同比大幅提高24%,累計裝機已經突破9000萬千瓦。另據國家能源局2014年2月份公布的風電行業數據,2013年,我國新增并網風電裝機1449萬千瓦,累計并網容量7716萬千瓦,同比增長23%;年發電量134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