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掛牌轉讓部分股權的消息引發業內外關切。此舉被不少業內人士視為“拉開了機械裝備行業中地方國企改革的大幕”。
成立3年來,奇瑞重工的幾乎每一個新動作都能引來關注和解讀。奇瑞重工是短時間內“逆襲”成功的行業領軍者,其一路“向上”的蛻變過程,更是我國農業裝備領域又一個自主品牌謀求轉型升級的樣本。
2011年6月,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蕪湖市注冊成立。奇瑞重工與奇瑞汽車同為奇瑞控股旗下的獨立法人,是“大奇瑞”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礎上,拓展關聯產業的重要戰略布局。
當年7月,奇瑞重工提出用10年時間打造世界級機械裝備品牌,農業裝備也被確定為率先發力的核心板塊。一直以來,我國高端農機市場中幾乎被外資品牌壟斷,“初來乍到”的奇瑞重工要想在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實為不易。
如此“雄心壯志”,是奇瑞重工基于產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做出的理性判斷,更是安徽省優化提升機械裝備產業布局的關鍵一步。安徽省是農業大省和農機消費大省,農機產業發展水平相對滯后,規模企業和拳頭產品尤其缺乏。對蕪湖市來說,在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成規模的基礎上,以奇瑞重工為龍頭帶動的新產業發展,也有利于構建“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創業初期,國有資本的引導和孵化成為奇瑞重工創業發展的堅強后盾。政府在產業政策、人才引進、項目服務等方面提供一攬子支持,使奇瑞重工起步之初就站上高起點。
“奇瑞重工在創業之初就瞄準中國市場的中高端,整合全球創新資源,致力于成為農業生產全面機械化、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奇瑞重工副總經理王喜恩說。
記者了解到,奇瑞重工針對不同地區的農情農藝,提供“量身定做”的農機設備組合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最終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奇瑞重工沿著“一橫一縱”兩個方向,農機產品系列“橫向覆蓋”,包括小麥、玉米(2376, 1.00, 0.04%)、水稻等農作物全領域;農機農藝融合“縱向延伸”,從源頭種苗培育到收獲、糧食烘干處理,致力于全鏈條深度融合。
得益于模式創新和技術研發體系優勢,奇瑞重工一躍成為中國農機行業的“黑馬”,產品涵蓋拖拉機、收獲機械、農機具等全系列業務領域,農業裝備產品整體市場占有率居全國行業前列。特別是今年以來,在行業整體市場低迷的形勢下,奇瑞重工農機產品銷售逆勢增長,多款產品通過E—MARK、GOST等全球認證。奇瑞重工目前已完成全球67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開拓,全球分銷服務網絡超過200余家,并成功闖入歐美等高端產品市場。
目前,奇瑞重工建立了以安徽省農業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平臺支持的公司研發體系,工程技術人員已達500余人;以460家核心供應商為主體的供應鏈已成為公司產業拓展的戰略聯盟;擁有3000多名優秀的產業工人隊伍、近千家國內兩級網絡資源和海外網絡資源等。農業裝備的谷王、耕王品牌在市場和用戶中已擁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工程機械的迪凱重科已成功進入國內外多個市場;奇瑞重工授權專利達434個。
在采訪中了解到,奇瑞重工目前已成功度過創業期。國有資本選擇適時退出,吸引新的戰略投資者進入,能為奇瑞重工下一步做大做強奠定基礎。奇瑞重工重組后,將通過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另一大股東奇瑞控股方面稱,奇瑞控股投資該企業,是配合地方政府孵化新產業,同時共享大制造帶來的上下游資源優勢。股權轉讓后,奇瑞控股將更加專注于主業。
對奇瑞重工來說,引入實力雄厚的產業資本和股權資本,有利于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機械裝備企業。此次股權重組中的兩個標的,都設置了“高門檻”。標的明確要求,要具有裝備制造業行業經驗,至少在“2013年中國裝備制造業100強排行榜”中進入前50名;引入的私募投資機構管理資產規模須大于200億元。
新一輪轉型升級中,戰略重組只是奇瑞重工亮出的“組合拳”之一,企業內部對技術、研發、市場、管理等全方位升級早已展開。王喜恩表示,奇瑞重工正依托物聯網技術對產品再提升,加大了幾大特色農業裝備的開發力度,為進一步從“機械化農業”邁向“智慧農業”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