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東北三省GDP增長率均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三省GDP增長整體失速再次引起關注。近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長春主持召開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東北受國際市場變化和國內需求不足影響更為明顯,加上體制機制改革之后和一些內在因素,經濟下行壓力更大 必須全面準確判斷和把握經濟走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發展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有關東北三省經濟增長和改革同題的討論從未停止過。我們觀察到的事實是,每當國家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東北三省的經濟似乎沒有一點問題;當國事經濟增長出現動力不足時,東北三省的問題就會顯現,那么,根本問題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產生結構不盡合理.重化工業和能源工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比太高。有資料顯示,黑龍江的工業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始終保持在50%以上,其中能源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高達72.9%;2013年吉林省工業比重達到52.8%,重工業增加值是輕工業增加值的2.3倍;遼寧省2013年僅裝備工業、冶金工業、石化工業增加值之和,就占到整個工業增加值比重的65%左右。這些基礎產業多屬于周期性產業,會隨著國民經濟的波動而波動。
其次,在經濟結構中,國有經濟所占比重普遍較高,國有經濟對經濟的貢獻率都在50%以上,這與東南沿海省市成鮮明對比。這種比較單一的經濟結構在遭遇經濟下行和產業結構大調整時肯定比不上更多元的經濟結構。
第三,重化和能源企業不僅個個規模巨大,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國有企業,盡管經過30多年的改革,東北三省的國企改革也取得很大進步,但依然缺乏應對市場瞬息萬變的能力。
筆者認為,東北三省經濟、產業與企業的過度單一和內生是其問題的癥結所在。應該說,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是東北三省未來的發展方向。東北三省應以國有企業、國有經濟的改革與 調整作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釋放改革紅利,使東三省的比較優勢真正發揮出來。
具體來說,一是要加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力度,積極推進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整體上市的步伐,通過整體上市從股權結構、治理結構等多方面重塑企業模式。資本市場應當給予一定的扶持,因為這些企業在歷史上曾為我們做出過巨大貢獻。
二是要加大引進民間資本的力度,在法律容許范圍內,在不流失國有資產的前提下,要有忍痛割愛的勇氣,真正拿出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業務、項目,與民間資拳合作、合股,共同經營。
三是積極堆進員工持股計劃,通過提高經營管理者、技術骨干和普通員工的持股比例.強化內部人對企業經營與決策權過程的關注度與參與度。
第四,對那些真正從事公共產品生產經營的國有企業,政府要通過財政手段予以長期支持。如果經過改革,東三省的企業更具競爭力和活力,東北經濟大有希望,必將再現輝煌。
摘自《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