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全球科技與制造業的大勢所趨,也是“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兩大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何發展智能制造,讓軟硬實力完美結合,催生經濟發展新動能?直到現在,全世界都還在摸石頭過河。
7月24-26日,在第四屆“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上,機械手臂、機器視覺、軌跡計算等名詞屢被參賽隊伍提及。
智能制造包容之巨、涵蓋之廣是絕大多數企業難以獨立容納的,分工協作是這個產業的大勢所趨。傳統企業可憑據既有優勢在特定領域深入推進,新興企業也應對發展方向有具體而明確的定位,避免流于泛泛。將當前市場中大大小小的碎片整合為井然有序的模塊,無論是對產業、企業還是消費者個人,都大有裨益。
多年以來,中國制造業持續推進產業升級以尋求競爭力提升,而具體做法就是不斷進行生產線的自動化升級改造。這也使中國制造商逐漸面臨“剛性自動化的窘境”,即生產線缺乏柔性、調整力不足,以致影響到市場適應性。
從去年“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印發,到現在中國 “智能制造”落地試點的逐步展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主線下,柔性化生產對于中國制造的創新發展、提質增效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柔性化技術的革新與升級也勢必會給中國制造業帶來全新的提升。
中國和歐美的制造業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我國的制造業企業實際上很多都還在2.0到3.0之間在進步中,所以自動化之上的大數據分析、云計算或是物計算都顯得有些遙遠。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指出,中國制造業還需要處理好“2.0”普及、“3.0”補課的問題,解決好產品質量、工業基礎能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問題。
在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進程中,人才成為重要一環。近年來,西門子、三菱、菲尼克斯、歐姆龍、羅克韋爾等公司都有類似針對高校學生的自動化競賽。
發展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主攻方向,與之相關的政策規劃不斷出臺,并推動制造業逐步向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轉型升級,而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創新,將加快制造業的智能化進程,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發展。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也提出了關于人工智能人才的目標。《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布,提出圍繞制造強國重大需求,推進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推廣流程智能制造、離散智能制造、網絡化協同制造、遠程診斷與運維服務等新型制造模式,建立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推進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動智能化。
近年來,在“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支持下,大批“雙創”平臺、創新企業和創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但絕大多數的“雙創”平臺都還是以開發互聯網應用為核心,缺乏以制造為主的育成模式,更缺乏軟硬件一體的、整體性的供應鏈與產業鏈支持。與軟件、互聯網、服務等領域的創新相比,智能制造企業的創業過程中,需要直面更多的難題。
2017年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將初步建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的基礎逐步夯實。在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業提質增效以及政策鼓勵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進程有望加快。